2020/8/28 0:01:19
昨天,国内首家家书博物馆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馆藏5万余件信札多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属于近两年,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家书是写给最亲近的人看的,不大可能说假话,它们汇成了一部‘不会说谎’的历史。”家书博物馆负责人张丁说。
家书博物馆地址: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三层。
家书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免费对外开放。
家书博物馆常年征集家书、日记、回忆录等民间资料,设有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征集及参观预约电话:010-88616101。
家书最大的功用还是对各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之大变局,馆藏家书作者既有政府官员、地下党员、军人,也有晋商、徽商、留学生,不同阶层的信件展现了民国时期的世情人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书屡有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公私合营、人民公社、“一五计划”,积极昂扬之精气神儿跃然纸上。步入六七十年代,家书内容大讲革命形势,短缺的经济环境里难掩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改革开放时期的家书,话题大多绕不开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出国潮、下海潮、炒股等。每封家书都是时代的代言人。
此外,家书还承载着与文明关联的礼数。“民间家书特别在乎礼仪规范,从称呼、行文,到祝颂、落款,都能体现社会伦理。”长年徜徉在家书的海洋里,张丁早已总结出不同种类家书的社会功用。比如,长辈写给晚辈的家书,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晚辈寄给长辈的书信,体现的是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兄弟姐妹间互相投书,谈的内容离不开关心、鼓励。而且,在社会动荡时期,家书还承担着爱国动员的角色,家人以书信为媒,传递拳拳爱国心、共赴国难。“用时下的话说,家书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张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