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9 17:00:36
做漂流,安全最重要,鹳河漂流为每条船都配了护漂员。
早在2004年,西峡鹳河漂流就注册了“中原第一漂”商标,如今是“河南著名商标”。
核心提示:眼下,正值暑期,对于漂流行业来讲,是个不折不扣的“黄金季”。
然而在这个旺季之中,河南漂流行业也显得“热闹”异常。在游客迎门、财源广进的同时,诸如关停、侵权等事件也接连发生,在红火的背后增添了几分“喧嚣”。
根据行业人士的表述,河南漂流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后,依然显得有些无序。而改变现状,除了要靠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外,景区自身还要在安全以及服务上多下功夫。
迷茫
你叫他也叫,谁是“中原第一漂”?
今年6月26日,2020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据悉,此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份的800多家参展商和200多名特邀买家参加。同时,也吸引超过4万名业内观众和买家参观、洽谈,十余万名群众到展会现场参观、采购。
恰逢盛会,又有如此可观的人流,自然是一个宣传的好时机,不少参会的景区自然不愿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于是便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自我推介。
会上,来自河南的刘先生顺手从宣传人员手中接过了一张传单,上面是南召县一家景区的漂流广告。
“在会场有太多这样的宣传页,一般都不会仔细看,但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其中的几个字吸引了我。”上述人士介绍。
而吸引他的几个字,正是宣传页正中位置的“中原第一漂”字样。这五个字原本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是广告常用的字眼。但刘先生却由于工作关系,与西峡县的鹳河漂流经常有业务往来,而鹳河漂流也叫“中原第一漂”。
“我们经常联系,鹳河漂流自打建立以来好像一直叫‘中原第一漂’,好多年了。”上述人士表示。
“好事儿”的刘先生给自己的“关系户”打了电话,并且发来了宣传彩页的图片。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中原第一漂”(鹳河漂流)总经理王世平不禁感叹,这已经是发现的第二家“重名”的了。
据其透露,今年6月3日,他们就发现鲁山县一家漂流企业使用“中原第一漂”的宣传字样,并在6月5日,与西峡县工商局的相关人员一起到鲁山县工商局协调此事。
“鲁山县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进行调查,并会将调查以及处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发给西峡县工商局。”上述人士表示。
然而等了近一个月,并没什么消息。“今年7月3日,我们的工作人员又到鲁山县这家漂流公司进行探访。结果发现其已暂停营业,门口一块大石头上‘中原第一漂’的‘漂’字已经被涂掉了,就剩‘中原第一’了。”王世平告诉记者。
王世平向记者出示的商标注册证上显示,“中原第一漂”及Logo被其公司在2004年9月14日注册,并且在2010年被河南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著名商标”。
对此,记者联系了鲁山县这家漂流的相关负责人,其表示,这件事已经与鹳河漂流景区沟通过了,目前他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个“广告语”。而记者多次拨打南召县这家漂流企业在网站上留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又拨打该漂流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手机,同样无人接听。
对多次被“重名”,王世平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步依法进行维权。
现状
“低投入高回报”,拦个坝就敢漂
暑期本是漂流的好时节,但眼下许多漂流却“断流”了。
据媒体之前报道,今年6月中旬,鲁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加强河道内漂流项目汛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显示,汛期已至,为确保漂流项目大坝安全度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决定对全县所有从事漂流项目的企业进行停业整顿”。据了解,停业整顿的范围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漂流项目。
此消息一出,再度引发了公众对于漂流行业的关注。
其实,漂流行业已经在河南发展十多年了,但并不规范。并且由于近几年热度持续走高,所以造成了目前行业存在着诸多乱象。
河南究竟有多少漂流?按照行业人士内部较为主流的说法,大概有150家,大多集中在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焦作等地。而这个数字也就意味着,平均下来,河南每个县市都不止一家。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企业扎堆进入漂流行业?按照行业人士的话说,正在于其自身“低投入高回报”所散发的巨大诱惑。
据记者了解,漂流行业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一般漂流都是依河而建,一些小公司甚至不办理手续,包一段河道,修上一个水坝,把不多的河水围堰蓄存,形成人造的“堰塞湖”,再买上几十条橡皮艇,就可以开漂了。
游客漂流时,景区开闸放水,橡皮艇顺流而下,一次漂流就这样完成了。“修上一个坝一般在200万元左右,一条船3000元钱,买上几十条,再加上疏通河道,造几间附属用房、雇几个当地农民做工作人员,总投资不超过500万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漂流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尽管在自然河上漂流能够营业半年,但绝大部分都是6月开始,9月结束,总的来说,可漂时间不会超过4个月。但如今漂流的票价基本都在百元以上,客流量大,营销做得好的话,两到三年即可回本。
于是,同质化严重的漂流行业基本上都在进行激烈的贴身搏杀,改名字、傍名牌、价格战都成了惯用的手法。有的地方,一条河不同的河段甚至能出现多家漂流企业。
“有的地方河水本就不多,所以一些漂流企业只能靠平时把水蓄起来,在客流量高峰期放水开漂,有的周一、周三、周五,有的周二、周四、周六,有的干脆只做周末。”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建议
做漂流,要注重安全,更要重视服务
目前河南150多家漂流企业激烈竞争,以至于行业出现了许多乱象,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不良的生长环境。
对于漂流企业的监管,需要在多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而目前大多数的漂流企业并未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也就是说,其并不存在景区运营的资质。而这些“黑户”,管理起来则具有相当的难度。
并且,目前漂流业没有法定国家标准,因此,漂流河道坡度多少、水量多大、落差多少、水质情况等都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行业的自律。
据记者了解,其实大多数的漂流企业都在宣传中加入了“刺激”的字眼,在撩拨游客探险欲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漂流在暑期这一旺季时,高峰时段每天的客流量近万人,达到承载上限。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王世平告诉记者,漂流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而“中原第一漂”(鹳河漂流)尽管是在没有蓄水坝的宽阔自然河道上漂流,也依然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
“我们每船都设有护漂员,这个队伍共有300人,并且全部都在南阳市教体局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持证上岗。而河道的每一段都设有专业的安全员,共有30人,带有药物、安全设备,以防不时之需。”上述人士表示。
王世平给记者算了笔账,仅300个护漂员,每人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公司就要支出近100万元。
“行业里大部分是自助漂,船上只有游客,而我们坚持用护漂员,即便增加成本,也得保证安全。”王世平表示。
不仅仅是安全,漂流行业还要比拼服务。打价格战并不是有效的武器。
“‘中原第一漂’是河南漂流行业中,唯一一家4A级景区,为了这块金字招牌,我们也在服务上下了功夫。”王世平介绍说,他们很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漂流的游客一般都喜欢打水仗,身上比较湿,景区在漂流终点放置了姜汤,游客可免费饮用,并且还有专门的烘衣间来烘干衣服,防止感冒。
“如果是自驾游的游客,漂流过后为了节省时间,不需要再回到起点取车,我们有代驾服务,只需签一个协议,车就等在终点了。”王世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