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新闻

广东佛山有一群现代“织女”,她们传承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佛山病毒事件)

2023/10/27 17:48:00

  8月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节日的主人公其中一个就是织女。而男耕女织是中国农耕社会最理想、最幸福的生活,就象牛郎织女一样。在广东佛山市西樵镇,有一间有着近60年历史的缫丝厂,现在仍然保存着完整的缫丝工艺,有一群女工用她们的纤纤双手剥茧抽丝,她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现代织女”。

  这间缫丝厂就是位于广东丝绸重镇、中国纺织名镇西樵镇的南海丝厂。走进丝厂可以看到,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厂房成排矗立,掩映在绿树丛中,已经废弃不用的红砖烟囱直冲云宵,蚕茧煮熟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重回那个千家万户养蚕织布、织机叽叽复唧唧的年代。

  走进缫丝车间,这群“现代织女”正在忙碌着,纤纤玉手抽蚕丝,一粒粒洁白的蚕茧经过她们的手变成一捆捆真丝。整个车间分为混茧选茧、煮茧、索理绪、缫丝、复摇、检测、打包入仓等小车间,完整地保留了整个缫丝工序。

  在混茧选茧车间,几名“织女”将来自不同地区的蚕茧混在一起,然后选茧,选出可以缫丝的优质上茧,剔除不能缫丝的下茧。在煮茧平台上,“织女”们用现代设备将蚕茧煮熟,把蚕茧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泡软,以便于缫丝。

  缫丝车间“织女”最多,每条生产线的两边,都有一名“织女”在“抽丝”,机器用小扫把将丝头找出来,然后自动流到流水线上的缫丝机下,穿过瓷眼,缠在纺纱轮上。每条缫丝生产线都有多名“织女”在操控机器。在复摇车间,“织女”们还保留传统的用牙齿咬断蚕丝的习惯。

  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这些“织女”就像春蚕一样,将青春年华用在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与文化方面,她们大部分年纪都在40岁以上,有一部分年龄30多岁,很多都在厂里工作很多年,是目前佛山为数不多的日扫春蚕宵织布的“现代织女”。

  彩姨今年已经年近50了,她20多岁时就已经在丝厂上班,在缫丝车间工作,20多年的“织女”工作,让她熟悉了缫丝的所有流程,而且学会了用清代的缫丝机缫丝,展示给游客看,成为了文化旅游与科普教育的老师。她感慨地说,过去“织女”们的工作主要是生产,如今都成了蚕桑缫丝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展示者。

  缫丝业在佛山南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已开始有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生产活动。明朝时期,人们在开发珠江三角洲过程中,创造了“桑基鱼塘”的生产形式。南海丝厂创建于1966年,是目前珠三角地区仅存的一颗丝业明珠,在抽丝剥茧的工艺里,向世人展示珠江三角游缫丝业曾有的灿烂与辉煌,被称为珠三角蚕桑缫丝业的活化石。据丝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丝厂最鼎盛的时候有上千名女工,现在还有上百名“织女”在坚守着缫丝产业。

  纤纤玉指柔且和,香钩蚕茧缫生丝。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在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丝织技艺同样也是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丝厂利用这项文化与技艺开设了广东首个蚕桑丝织技艺研学基地。

深圳旅游预定
去深圳旅游特价线路
深圳相关资讯
免费通话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