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新闻

地摊成热搜,佛山西樵有两个上千年的地摊节日,是大仙诞与重阳(热销地摊)

2023/10/27 17:41:00

  中国的商业经济沿袭于古老的地摊经济,形成了中国的集市与墟日。后来地摊摆进了房子,慢慢成就了现代的商场。这几天,带着人间烟火、历经商业变革的地摊经济又重回人家,成了热搜。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两个历史悠久,依赖两大民俗节日大仙诞、重阳节所形成的狗仔墟传承了上千年,现在仍然红红火火。

  西樵“狗仔墟”因“大仙诞”与“重阳节”而生。据记载,西樵的“大仙诞”民俗已经有着600年历史了,而重阳登高则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是仙诞日,是西樵独有的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节日,俗称“吕祖宝诞”,西樵人简称之为“大仙诞”。

  从古至今,一到诞日,附近乡县的善信们或从水路扒船,或从陆路徒步从四面八方汇向西樵山下的云泉仙馆面圣朝贺。一时沸腾喧嚣,来来往往从早到晚,人流涌动,不绝于郊野。山门一带问卜求签、摊位贩食、玩,沿途摆摊乘时而聚,年盛一年。1992年10月14日有关部门又重修云泉仙馆,2008年云泉仙馆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大仙诞庙会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善信拜完大仙后,顺便到官山墟购买一些日常用品,慢慢地演变成了传统节日。每到“大仙诞”,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西樵山赴墟,整个官山城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造就了珠三角独有的西樵小商品交易会,西樵人称之为“狗仔墟”。

  每到墟日,来逛“狗仔墟”的本地群众与外地游客挤满了街道,街上挤得连小狗也难于挤进去。商家大声吆喝声,喇叭里放出的音乐声,客人与商家讨价还价声,鸟鸣狗叫声,人们的笑声,卖唱艺人的乐器声,耍猴戏的赶猴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官山最热闹的音符,官山城区如同一副岭南的清明上河图。

  九月樵山丹桂香,酿成醇酒酒旗。殷勤待客延高座,举盏祝君眉寿长。西樵山重阳登高有着上千年历史,也形成了珠三角独有的秋季“狗仔墟”。每到重阳,有超过10万名游客到西樵登山以及逛“狗仔墟”。

  据《西樵山志》记载,重阳登高的习俗于唐代从中原传到南粤,迄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星期天一早,“狗仔墟”就在西樵官山城区三公里的街道开墟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摆卖琳琅满目的商品,熟知西樵“狗仔墟”民俗的客人也早早来趁墟。自晨光熹微至暮,络绎不绝,满山满谷,人头涌涌,摩肩接踵,为南粤一大奇观。每年逛“庙会”的人可超过10万人次。赶墟的居民把官山城区5公里长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西樵山是岭南名山,每到重阳,人们希望避灾转运,于节前一日便从四方八面登上山,结队席地而卧,通宵待旦,山上灯火通明,游人如鲫。山下官山圩也适应登山者的需求,四方商贩,到圩上抢摊设档,日夜争相摆买。跑江湖的,耍把戏的民间艺人也来凑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樵重阳墟成为了珠三角地区独有的“庙会”。西樵的老人说,粤语中的“狗仔” 就是醒目、跑得快的意思。冠之为“狗仔墟”是因为商家、客人都来去匆匆,两天两夜就散档。

深圳旅游预定
去深圳旅游特价线路
深圳相关资讯
免费通话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