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17:40:00
9月11日,家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七星村的江哥5点多就起床了,因为今天他要去家里旁边的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参加今年秋天第一场秋捕活动,村里几个老鱼把式都去了。秋捕习俗在西樵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每到秋捕的时候,是养鱼人一年最开心的日子。
江哥来到渔耕文化园时,几个老把式已经到了,在塘边整理鱼网。鱼塘所在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好,面积2万多亩的桑基鱼塘区,是国家农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单位誉为“世间罕有美景,人类生态典范”。
早起的太阳穿过鱼塘边茂密的桑叶,洒在鱼塘上,给鱼塘镀上一层金光,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增氧机转得正欢。塘基上,几辆车等着拉鱼去市场。江哥他们6个负责拉网,一个负责划艇,网一旦挂在水里,划艇的就要将网解开。
网下水了,还没有拉到一半,鱼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有鲢鱼、鳙鱼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网拉到一半时,鱼已经将本来清澈的塘水搅浑了,更多的鱼跃出水面,有的重五六公斤以上。有的还自投网罗,跳进小艇里。很快鱼网就拉到鱼塘的对面,一些聪明的鱼躲到木台下,老把式们都知道这些鱼的“诡计”,一个老把式钻到平台下赶鱼,成群的鱼跳着出来,有的直接撞在老把式身上,大鱼直接攻击性地将老把式撞倒水里。老把式一点也不生鱼的气,乐呵呵地笑着。鱼网开始收紧,这个时候不能让鱼受伤,以免鱼到了市场就死了,广东人一定要吃生猛的鱼。所以,老把式们将网拉成一个三边长方形,暂时让鱼失去了警惕。
老把式们准备好大鱼桶,将大鱼网分成几节,开始一节节抓鱼,将鱼抓到大桶里,然后再抬上去过秤装车。一大群各种各样的鱼在网里窜,比赛似的跳出水面,有的力气大,跃出水面重获新生。最大的鱼有近10公斤,最小的也有1公斤多。老把式们根据鱼商的需要,挑选鱼给鱼商。
珠三角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从事养鱼业了,进城当白领,做蓝领,村里养鱼的都是年纪在45岁以上人为多。随着年岁的增长,要抬一桶上百斤的鱼上塘基已经比较吃力了。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碌到10点多,老把式们送走了最后一车鱼,此时才感觉身体累了,坐在塘基边抽着烟。按照习俗,他们会挑选几条大鱼,到附近的农庄加工,吃鱼生,喝烧酒,庆祝今年的丰收。
江叔说,珠三角地区自古就以蚕桑养殖业为主,春天放鱼苗,秋天捕大鱼,秋捕是养鱼人的大节日与大喜事。除了捕鱼卖鱼,还要吃鱼生,吃时需要筷子捞匀配料,有“捞起捞起”的好意头。而鱼与“余”谐音,也有年年有余之意。有的村里还举行赛大鱼活动,选出鱼状元、鱼榜眼、鱼探花,对于养出大鱼的养殖户进行奖励。
据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园将复原了秋捕民俗,邀请广大游客来捕大鱼。园区给游客们安排了徒手捕鱼、地笼起鱼、搬罾搬鱼、罩鱼、网鱼、兜鱼等众多古老的捕鱼方式,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