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新闻

佛山南海丝厂研学基地有一批“织女”,用蚕茧做出各种创意工艺品(南海丝厂研学基地)

2023/10/27 17:35:00

当前旅游手信特产工艺品万品一面、品品相似,想购买的游客直言没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设计理念与头脑创意,没有了购买欲望。位于西樵山下南海丝厂的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亲子基地,有一批现代“织女”则脑洞大开,创意无限,用几粒小小的蚕茧就制作出了公仔、花朵、鸟巢、镜框等工艺品,引来了游客的购买热潮。

经常去旅游度假的人都知道,景区里面销售的工艺品绝大部分是机器生产出来,批发市场批发回来的,千品一面,品品类似,缺少当地的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设计匠心,所以曾经每到一地都是买买买的游客也不得不停止扫码。

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亲子基地是依托佛山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织历史文化,南海丝厂的缫丝工艺,传统缫丝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成的,是集文化、亲子、研学、手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文创旅游基地,开设了织布、缫丝、蚕茧创意文化工艺品等10多项手工课程。

基地有一批研学与手工老师,游客们称他们为“织女”。他们通过创意设计、思维创新,将一粒粒简单的蚕茧变成一项项文化创意手工艺品,让游客见之欣喜,爱不释手。更有许多家长愿意陪着孩子来到基地,拜“织女”们为师,学习各种创意文化作品与工艺品的制作。

“织女”老师带着孩子们,用一把剪刀,几枝涂料,几个蚕茧就可以制作出一枝枝栩栩如生的蚕茧花,与真花一模一样。或者制作出各种公仔、卡通人物、小动物。几朵蚕茧花、几只蚕茧小鸟,再配上一个桑树枝做的鸟巢,一个创意文化作品就出来了。

来自广州的陈女士陪孩子来到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几个创意工艺品后,啧啧称奇地说到,原来以为蚕茧只是用来缫丝来做衣服,没有想到还可以制作出那么多的文化作品与工艺品。通过参加这个手工活动,自已与孩子都懂得了,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旅途不缺少工艺品,缺少的是创意思维。

更多的家长像陈女士那样,乐意带孩子来当“牛郎”与“织女”,让孩子跟着老师一番神操作后,激发孩子的创意思维、创意能力、动手能力,能够让孩子明白世界万事万物,只要融入创意,稍作改动,就会制作出一个全新的作品出来。

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基地创建人曾先生认为,过去的珠三角,桑树、蚕茧是最平常的植物与物品,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蚕。现代的珠三角地区,种桑养蚕已经成为了历史。蚕茧虽然不是珍稀物品,但是本地孩子们也不多见。将普通的蚕茧制作成创意文化作品,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动手制作的同时,更利于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的蚕桑丝织历史与文化。

深圳旅游预定
去深圳旅游特价线路
深圳相关资讯
免费通话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