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新闻

西西里:见证最美城市的“古都风华”

2012/11/21 0:07:17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抒情诗人品达尔,以诸神赞美歌闻名,他曾歌咏西西里为“人间最美的城市”,雄伟的多利克古典建筑,令人想象希腊天神正从天空探视,让人在2000多年后的今日,仍能遥想古都的风华。

西西里的赞美歌

  巴勒莫 地狱火与天堂水

  巴勒莫的历史,就是西西里岛的历史缩影。来自地狱炙热的暴力欲望之火和来自天堂坚忍宽容的信仰之水,在这里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和谐交融。

“四角区”华丽雍容的巴洛克风
小店里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

  西西里,是一个遥远而略带神秘的地名,从许多的电影故事中,可以依稀看见它不同的神情。它有《天堂电影院》中的亲切温暖的小镇风情,也有《碧海蓝天》中辽阔浪漫的地中海气息,当然,还有就是《教父》,阴郁跌宕,不可示人的黑手党的故事。看着机翼之下渐渐清晰的西西里岛的海岸线,和首府巴勒莫(Palermo)城里密密麻麻的房子,我有巨大的好奇,也有隐约的担心,这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虽然远离意大利本土,偏隅海岛,巴勒莫仍然是个拥有近70万人口的熙攘都市,在意大利可以排名第五。巴勒莫的历史,就是西西里岛历史的缩影,从最初的古希腊人,到罗马人,到阿拉伯人,到诺曼人,再到德法西英各个国家,无不对这块地中海要塞上的宝石垂涎三尺,轮番坐庄。但巴勒莫的特别,还在于它和另一个隐秘却又有巨大影响力的组织的关系—黑手党(Mafia)。

  在西西里岛上,现代黑手党组织的历史,并不算太悠久,认真地追究起来,其实也就始于19世纪。从保卫家园劫富济贫,演变成敲诈勒索、有偿保护、领地统一直至暗杀,不过是100多年的进程。它的影响却足够深远,类似的组织在以后的发展中,跨越过大洋,蔓延过大陆,出现在了全世界的许多地方。而西西里岛上黑手党的生根繁衍壮大的老巢,就在巴勒莫这片地区。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最近100多年中,这里是经济发达、富人聚集的地方。与之相对应的,无论是官方组织,还是民间自发,同黑手党的斗争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斗争的结果,有暂时的胜利也有惨烈的代价—巴勒莫国际机场的名字,就是一块用鲜血写成的纪念碑。

  巴勒莫国际机场的全名,是Falcone-Borsellino Airport,这是由两个人名组成的。Giovanni Falcone,意大利大法官,前司法部刑法司长,反对黑手党的“旗帜”人物,1992年5月23日于返家途中在巴勒莫附近被遥控炸弹暗杀。Paolo Borsellino,另一个反对黑手党的领导人物,Falcone的好友兼战友,于同年7月19日在巴勒莫被汽车炸弹暗杀。他们的努力和鲜血,更推动了反对和遏制黑手党的事业。而后的这20年里,许多黑手党的重要领导人物纷纷落网,黑手党活动渐趋缓和,巴勒莫的生活似乎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只是现实究竟如何,还要到城中去一探究竟。

  驱车从机场的高速公路,驶进巴勒莫的市区,就像是忽然陷入了一个迷宫,文明社会习以为常的秩序在这里荡然无存。来西西里之前就听说巴勒莫的交通混乱是出了名的,但只有深陷大街上的车流之中,才明白单靠“混乱”二字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没有车是按照车道开的,于是两车道的路上可以并排挤出四辆车;没有车是会遵守“让行”标志的,于是转弯就是一堆车相互争抢的加塞;至于城市的快速主干道上,还有为行人设置的过街红绿灯,而车流一旦停下,便会拥上一群小贩,卖一次性打火机的、擦车窗的、乞讨的,花样百出。这样的情形中,堵车便是家常便饭,预计20分钟的路程,最后用了3倍的时间。难怪说,在巴勒莫开车,你会忘了自己还在欧洲。这个城市,果真是如此无序的吗?

  要触摸一个城市的最生动的细节,自然是投身于它热闹的市场。巴勒莫最大最著名的武奇利亚集市(Mercato della Vucciria),就在老城中心的大马路Via Roma的一旁,一个转身,就抛弃了车来车往,而置身于一个色彩、气味、还有意大利歌剧式的叫卖声齐飞的世界。和完全没有秩序可言的巴勒莫街道不同,这里的每个摊位不仅有序,而且是饱含艺术热情的创作。绿叶菜衬托着颜色丰富的蔬果;圆润的西西里橙子垒成了金字塔状;小小的橄榄可以和各种配料调出丰富的味道;至于鱼摊,那些高傲的深海鱼如今也只能无奈望天,新鲜的鱼肉断面刻画着诱人的纹理和光泽。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物什,各色各样新奇的香料、草药和烹调食材,来自非洲,来自阿拉伯世界,或是更遥远的世界角落。这个城市的混搭风格,在历史的延续和日常的生活中一脉相承,从未改变。

  受够了各种新鲜丰富、价廉物美的食材引诱之后,便转身去寻了离武奇利亚市场不远的,号称是巴勒莫最古老的食肆:Antica Focacceria di San Francesco(圣弗朗西斯科老字号点心店)。循着地址在一条窄巷里按图索骥,西西里最热闹的夏天已经过去,鼎沸的游客和热腾腾的大排档也都不见,想起这个小店和黑手党有关的那些传说,空幽的巷子在这一刻显得更加神秘。


  店面其实一点也不堂皇,招牌上老式的花体字和“1834”的年份,低调却又意味深长。店里卖的,都是在西西里最普通不过的小食,最有名的是Milza—牛内杂汉堡,新鲜烤制的面包里,夹上炖烧好的牛脾牛肾,再加一些羊奶酪和其他调料,看上去十分重口味,却鲜香异常。这样的一大份汉堡,才3欧多的售价,无怪乎这个店成为了工人阶级的最爱,100多年里生意兴隆。传说曾经有黑手党老大也是这里的座上宾,可见这家汉堡的魅力。但这家店真正与黑手党发生关系,也是因了它兴旺的生意—肥得流油的肉,黑手党从来是不会放过的,从滋扰顾客到恐吓老板,所有的手段用尽,就是为了收取高昂的保护费直至霸占店面。但店老板是有骨气的,他绝不屈从,而是积极地指认了黑手党的团伙,而他付出的代价是,他的店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处于警察和宪兵队荷枪实弹的保护之下,才能开门营业。这一切,不过才是2005年之前的事情。事实上,即便如武奇利亚市场上的摊位,交保护费仍然是迄今要做的功课。巴勒莫的日常生活,要真正摆脱黑手党的魔爪,还是任重道远。

  从市场和小巷里,回到巴勒莫的大街上,便是这个城市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大马路其实也不算太宽阔,再被车流一拥堵,就更无章法。但是抬起头,就会发现这里原来是藏龙卧虎之地,对街那扇巨大的门,属于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只是教堂的全景在仰视里根本无法看清,石雕也早已残破,不知是否已经废弃。这样的教堂,在短短的一条路上,竟然还有好几座。也有雕花铁栏杆的美丽的宫殿式墙面,默默立于街角的一隅,看脚下车来车往。

  “四角区”(Quattro Canti)是这种装饰风格登峰造极的所在,它是巴勒莫老城里,最主要的两条马路Corso Vittorio Emanuele和Via Maqueda的十字路口,四个街角被削出了优美的弧线,呼应着成了一个圆。每一面弧形的墙上,从最高处的徽章,到中间两层的人像,再到最底下的喷泉塑像,糅合着各种和西西里有关的历史与传说,竭尽刻画和装饰的细节,连一旁的路灯都不放过。在这里,目光是不够用的,不停地仰视和转圈,到最后,也只有头晕目眩地沦陷在了无尽的细节之中。只是,一低头,却又立刻被马路上那些气势汹汹的轰鸣声给震醒了。当地人给“四角区”赋予了另一个名字—“太阳的剧院”,因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阳光会轮流停留在这精美绝伦的四个立面之上,点亮它们的美。只是,这阴阳分明的美,却也像巴勒莫沉默的表达,又华丽,又颓废。

  从“四角区”再向前,终于到了巴勒莫城里的另一个高潮—大教堂(Cattedrale)。巴勒莫的大教堂,是这个城市纷繁历史的集中展现,从1184年修建开始,历任的统治者都在它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阿拉伯式的圆拱和花纹,诺曼式的马赛克和雕花装饰,哥特式的塔楼尖顶,新古典主义的巨大拱顶。近1000年的时间里,各种风格被揉捏得如此和谐,一边是塔楼,一边是拱顶,大教堂披戴着它全身上下,被赋予的郑重装饰,静静地肃立在巴勒莫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就像它面前的棕榈树一样恬静,它如此欣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却也因此成为了属于巴勒莫的传奇。

  从大教堂再往前,穿过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修建的新门(Porta Nuova),就到了诺曼王宫(Palazzo dei Normanni),是12世纪时,诺曼人统治时期的宫邸,其中的一间帕拉蒂娜礼拜堂(Cappella Palatina),全部为含有黄金的马赛克镶嵌装饰而成,精细华美,金碧辉煌。不过,诺曼人最为出名的马赛克装饰,却在巴勒莫的城郊,10公里以外的蒙勒阿勒(Monreale)镇上。

  诺曼人虽来自西北欧,但他们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也有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的浓重影响。蒙勒阿勒大教堂(Cattedrale di Monreale)是诺曼人在鼎盛的统治时期之后的杰作,因此极尽辉煌灿烂。马赛克是用金箔夹在玻璃中烧制而成的,成就了这一种天然而纯正的金色,在千年之后,毫无黯淡。整个教堂的拱顶和墙壁,便是用这样的马赛克,细细地拼出了基督圣像,12使徒,以及许多的圣经故事画面,细节与人物之多,无法历数。是在繁复细致中沉淀的卑微之心,成就了这一片金光灿烂的圣洁之像。

  但教堂的奇迹不止于此,一侧的修道院回廊,以一种比黄金马赛克更内敛的方式呈现。回廊并不算太大,环绕着内庭的绿树,双柱支撑的圆拱,是阿拉伯的风格。双柱一共有228对,柱身上也有花样不一的马赛克装饰,而奇迹就存在于这些柱头之上—400多根柱子的柱头,全是精雕细刻而成,而且绝无重样!柱头上的画面,有些是圣经故事,更多的是历史和传说故事,一个柱头上可以有多达十来个人物,姿态神情各异,精致而生动。

  这样的教堂,这样的修道院,这样的沉静,这样的纯粹与超脱。

  在蒙勒阿勒的镇子一端,有一个望向山下的平台,山脚下蔓延向海岸线边的庞大城市,正是巴勒莫。脑海中,仍有大教堂里,金色马赛克熠熠的光芒,仿佛火焰般炽烈。但这火焰的光芒,却是巴勒莫在历史的千年风霜中,沉淀而来的美,带着宽容而混搭的风格,带着颓靡的情绪,等待着欣赏的目光;而辽阔又深邃的地中海,是巴勒莫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那些无法预期的澎湃与暗涌,或许有一日会爆发,或许终将消弭于无形。

热闹的市场

  蒙勒阿勒大教堂穹顶15世纪时风格的耶稣像,用闪亮的金色马赛克拼嵌而成

蒙勒阿勒大教堂用金色马赛克拼成的耶稣像

  Tips:

  巴勒莫国际机场,坐落于巴勒莫城市以西约30公里,是进入西西里岛的重要口岸之一,航线飞往欧洲各大城市,以及部分北非地区。

  武奇利亚市场在Piazza Caracciolo附近,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早晨七点至晚上八点,周三至下午一点。生鲜食品的摊位可能会在午后陆续收摊。

  Antica Focacceria di San Francesco的地址是Via Alessandro Paternostro 58。

  从巴勒莫城内去蒙勒阿勒大教堂,可以在诺曼王宫附近的Piazza Indipendenza汽车站,搭乘389路到底,路程约30分钟,约每小时一班,但巴勒莫交通情况较差,不能完全依靠时刻表。


  锡拉库萨 他们来过,他们走过

  在锡拉库萨的大街上走过的,有来此地追寻《理想国》的实践梦想的柏拉图,有在浴缸里获得灵感就兴奋地冲上大街的阿基米德,也有袅袅婷婷、娇艳却淡漠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美丽女人—玛莲娜。

2000年前的古希腊遗迹
300年前开始兴起的巴洛克装饰

  锡拉库萨(Siracusa)这座城,如今的名气,远不如岛上的另一些大城市,比如说巴勒莫和卡塔尼亚。但如果你翻开它辉煌的历史,就无法再小视它的存在。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它是古希腊人统治下的西西里岛的首府,文明发达,城市繁荣,足可以和雅典媲美与抗衡。而后的2000多年,却渐渐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颠沛沉沦,失去了在西西里的主导地位。一直到了1693年的大地震,毁灭了城市的大部分,却也是涅槃重生的契机。再建的巴洛克老城,是它如今的迷人容颜。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会蕴藏着多少故事呢?

  锡拉库萨在西西里岛的东南岸,正对着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这是一段和希腊本土纠缠不清的历史,从科林斯人的占领,到打败迦太基人的赫美拉之战,再到彻底打败了雅典的战船舰队,胜利带来了财富,财富又繁荣了文明。在战争以外的多数时间里,锡拉库萨的日常生活不仅富足,而且多彩多姿,古希腊剧场(Teatro Greco)是今日里能看见的最鲜明的印记了。

  这个剧场是依着地形而建的,半圆形的缓坡上是白色石灰岩铺就的齐整的观众座位,在鼎盛时期,足可以容纳16000人—这已经是今天锡拉库萨人口的八分之一了!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锡拉库萨的统治者,曾经要求西西里岛上其他地方的居民都迁来此地,这座城市当时的规模,如今都无法企及。

  站在剧场遗址的最高处,可以看见背后墨蓝的地中海海水。但锡拉库萨的剧院并没有如陶米娜一样以自然为宏大背景,天才的剧作家和出色的剧目,已经足够精彩了。古希腊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最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在这个剧场里首演的。而每年六天的戏剧节里,更是悲剧和喜剧轮番上演,从清晨到日暮,是观众的盛宴。

  这一切,在岁月的消逝中几近湮没,石料被搬走建造城市,杂草在石缝中恣意蔓延。2000多年之后,才终于又有了戏剧节,却不过也只能全当缅怀曾经最好的时光了。

  和剧场相呼应的,是一边的采石场—剧场的观众石椅,即来自于此。这里本来是开采石料而形成的巨大的中空石洞,不过天长日久,石洞上方最后一层薄壳也终于坍塌,如今成了个花园,吸满了灿烂阳光的橘子和柠檬挂满枝头,还被赋予了“天堂花园”(Latomia del Paradiso)的美名。唯剩一根残柱,依稀勾勒了采石场当年的壮观景象。

  不过这个采石场更重大的意义在于,这里就是奴役战俘的所在。当雅典倾其国力组成无敌船队来进攻锡拉库萨,却最终折戟,那些战败的士兵便成了此地的苦役,开采搬运,耗尽体力。但这还不是战俘所有的余生—在剧院建造完成,采石场也利用完结之后,战俘们又被当作奴隶卖掉,继续他们的悲惨人生了。

  在花园的一侧,还有一个形状奇特的石洞,像是被人特意打造出来的。这个洞被称为“狄奥尼修斯之耳”(Orecchio di Dionisio),它的开口阔大,内里幽深曲折,像极了人耳的构造,也因此有了人耳的功能—站在黑黢黢的石洞最深处,就能听见被放大了的洞口的声音。传说中,狄奥尼修斯二世就是这样来偷听苦役中战俘们的窃窃私语,这也正是石洞名字的由来。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石洞良好的混音和回声效果,令它更像是一个完美的音箱,站在里面唱上一曲圣歌,石洞内外的听众都能被深深震动。

  遗迹公园的最后一个部分,属于罗马人。古希腊人占据了锡拉库萨500多年,孕育了它从含苞到盛放的美。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登上历史舞台,也带来了他们热爱的文明象征—圆形竞技场(Anfiteatro Romano)。和古希腊充满戏剧性和各种情绪的剧目不同,这里上演的,更多是角斗士与猛兽之间惨烈的厮杀。这一座竞技场的规模,在意大利境内仅次于罗马和维罗纳,但是一眼望去,并未太过震撼,零乱的观众席,残破的拱门,还有遍地的野草和青苔。这里大部分的石料,也在2000年之后的西班牙人统治时期,被拆走做了城墙。历史的更迭,就是这样的直接而粗暴。

  锡拉库萨的老城,实际在离遗迹公园两公里以外的岛上。小岛名叫奥提伽(Ortigia),离本土大陆不过就几十米距离,以三座桥来连接。奥提伽岛小巧而精致,自古希腊时期起,就是市民生活的中心。这里的生活是如此安逸富足,平和有序,以至于柏拉图都特意前来,探寻他的《理想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可能。而渴望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更是锡拉库萨土生土长的人物,他在洗澡时获得灵感,便激动地从浴缸里蹦出来,大喊着“我知道啦”跑过街道的一幕,正是在奥提伽岛上演的。虽然这一切属于古希腊人的辉煌,在统治者的更迭和1693年的大地震中,摧毁殆尽,只留下了小岛北端,阿波罗神庙最后的几根柱子。


  1693年之后的锡拉库萨,有一张全新的容颜,它也中了巴洛克的蛊,雕栏画栋,堆花垒柱,极尽的优雅妩媚。奥提伽岛的中心,主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就是如此风范的全城焦点。主座教堂在广场中央,原址上是一座古希腊的雅典娜神庙,如今,竟还保留了数根多立克柱,恢弘而简洁,在教堂内外都可见到,隐在强烈的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里,是一种奇异的和谐。而曾经为了出海的船员供奉的雅典娜神,如今也早已被圣母玛利亚所替代了。

  主座教堂的对面,是一道优美的弧,巴洛克式的官邸门带着精心设计过的弧形立面依次排开,细节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只是这个广场所有的美,或许仍不及一个女人,一个风情万种却又充满无奈的女人—玛莲娜。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那个发生了许多焦点事件的广场,正是锡拉库萨的这一个主座教堂广场。玛莲娜神情冷傲却身姿婀娜地走过,引来身后无数垂涎的目光;玛莲娜在葬礼上凄苦的面容;玛莲娜在政府大楼里坚定的抗争;玛莲娜最终屈服于命运的自暴自弃;玛莲娜被围攻殴打;玛莲娜终于归来,容颜已老,而那颗曾经坚强而纯净的心,已经满是伤痕,容颜逐年老去的玛莲娜走在西西里小镇的集市上。如同所有的家庭主妇,她眼角布着皱纹,走路时不再摇曳生姿,买菜时讨价还价。当然,她与小镇女人们之间的仇恨也早已化解。女人不是女人的敌人,时间才是她们最大的敌人。就像所有的灿烂,都止于萎落。

  广场的美,优雅迷人;玛莲娜的美,冷艳动人;只是这些,都无法挽回电影故事里人心不自知的残忍,那些刻画的细节,不动声色却已经足够犀利。你甚至无法怨尤编剧,因为,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如今在这个广场上,没有了玛莲娜,却仍然有众人追寻的目光。喝着咖啡的男人大声地寒暄聊天,刚在教堂做完礼拜的人们坐在台阶上晒太阳,青梅竹马的少年骑着自行车互相追逐,小贩举着彩色气球从洁白的大教堂前走过,警察无所事事地巡逻散步,还有游客们,努力地看着广场上的每一幢建筑,从中分辨导游书上描述的细节,或是脑海中依稀的电影画面。这就是传说中的西西里,这就是这一刻最鲜活的西西里。

  广场以外的奥提伽岛,是小巷的迷宫,穿越而过,就到了海边。同盛大庄重的广场比起来,海边更显得随意和自在,有人随意插一根钓竿等鱼上钩,也有人搂着爱侣坐听涛声。

  无论是雅典的船队,还是玛莲娜的住所,如今早已没有一丝痕迹。海浪汹涌而礁石缄默,它们是这3000年兴衰的旁观者,精彩跌宕的历史长河,不过都是一幕又一幕人生悲喜剧的串联而已。

古希腊半圆剧场
深幽的“狄奥尼修斯之耳”

  Tips

  锡拉库萨的长途汽车主要连接卡塔尼亚、巴勒莫、诺托、拉古萨等城市,火车连接了卡塔尼亚、墨西拿等城市,还可以前往意大利本土的罗马等地。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都在锡拉库萨的老城奥提伽岛和遗迹公园的中间,距离都在1公里左右,也有公车可以到达这两个目的地。

  奥提伽岛是锡拉库萨的老城,岛上有很多餐饮、住宿的选择,但是外来车辆不能在岛上停车,除非宾馆或民宿提供停车点。

  遗迹公园(Parco Archeologico della Neapolis)在奥提伽岛向北两公里,可以从奥提伽和本土交界的Piazza della Posta附近搭乘公车前往。


  诺托 蜜之城

  这种温暖而甜蜜的颜色,就这样游走铺陈在诺托城中,柔软了巴洛克的华丽容颜,也柔软了几百年的沧桑时光。

在诺托的大教堂前,吃一份“世界上最美味的冰淇淋”
诺托城里盛装的奔马

  诺托(Noto),在西西里岛的南端,将近倒三角形的尖顶上。这一片,是低矮的丘陵地带,诺托的老城,就在一座不高的山上,周围也是青山环抱。诺托老城并不大,名声却不小,它是“巴洛克八城”中最完整而迷人的一座。1693年的大地震过后,当地的贵族设计师Giuseppe Lanza,是仔细地选了址做了规划,又联合了最出色的艺术家和工程师们,一砖一石地垒起了今天看到的诺托老城。200多年过去,到了1996年,城中大教堂的穹顶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小地震和年久失修之后坍塌,风尘满身岌岌可危的巴洛克老建筑们,终于在这个契机里,再度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自那以后开始的整修工程,将诺托这颗宝石再次打磨光亮,老房子们重新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诺托的城中心,是Vittorio Emanuele大街,沿街一路排开的无论是普通民宅、贵族居所、政府机构,还是一个又一个的教堂,都有鲜明的巴洛克印记,以立柱凸显气势,以曲线勾勒优雅,铁枝缱绻旖旎,石雕生动精细,还有恰到好处的花纹装饰,是一席精心搭配烹制而成的建筑大餐,精彩而又和谐。在这琳琅满目如珠宝盒般的展示之中,最打动人的,却是那几乎隐为背景的石色—这些仔细挑选过的石头,有几乎一致的迷人色调,似蜂蜜般厚重的浅金色,又调和着一丝绯红,恍若霞色最灿烂的那一瞬间。这一缕红色十分的暧昧,在淡金浅褐的背景之间流转,似有若无,撩拨人心。这种温暖而甜蜜的颜色,就这样游走铺陈在诺托的城中,柔软了巴洛克的华丽容颜,也柔软了几百年的沧桑时光。

  Vittorio Emanuele大街的正中,即是诺托的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Nicolò di Mira,建成于1776年的它,是1996年时穹顶坍塌事件的主角,但也因祸得福,如今修葺一新,巴洛克式的雍容外表光洁亮丽,辉煌的内饰熠熠生辉,这大概就是“鹤发童颜”的意思。但俯瞰大教堂最好的风景,却在它对面的小教堂Chiesa di Santa Chiara的塔楼之上。从小教堂的入口,一直沿着塔楼的阶梯爬升,都有一个举着指示牌的修女画像,指点方向,简笔画的修女笑容可掬,脸上还有小小雀斑,这正是小城里亲切的人心,让人看了会心发笑。塔楼不高,却已将整个大教堂广场尽收眼底,主路的两边尽是灰白的瓦和蜜色的房子,一直通向远方青山的背景。

  但巴洛克的盛宴之外,诺托城里还藏着要令人尖叫的惊喜—这里有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不止一家!Caffé Sicilia就在大教堂一旁的主路上,店外的咖啡座就能望见大教堂,捧着导游书来的自然是游客,坐在一边翻着报纸或是闲聊的本地人却也不少。冰霜(Granita)是这里的主打,冰淇淋和甜点也极佳,端上来的卡布其诺的奶泡还拉出心形的花。一样一样尝过来,冰霜的果味十足,冰淇淋浓郁,甜品精致。只是看到点的西西里特色甜品Cannoli发了愁,这一层厚厚的酥皮,连小叉也不配,要怎么优雅解决?一抬眼,却看到邻座正在翻报纸的大叔,潇洒地用Cannoli下的垫纸一卷,直接就拿起来塞到嘴里了—原来这就是最西西里式的吃法!

  另一家Corrado Costanzo却略显深沉。它在大教堂对面树荫背后的小路里,装潢的风格很有年纪。再要上一份冰淇淋,和刚才Caffé Sicilia的一比高下,究竟谁才是最美味?这冰淇淋绵密又细洁,浓郁的味道占据了所有的味蕾,却又丝毫不觉甜腻得过分,草莓的香,巧克力的醇,在舌尖缠绵绽放。“世界最美味”的标签可以毫无疑问地留在这海岛小山城了。

  举着冰淇淋,走到大教堂之前,在它盛大的阶梯上坐下,看脚下人来人往。巴洛克的蜜色在视线里铺陈,填满了眼睛;而地中海的阳光如此浓烈,亦仿佛是流淌着的蜂蜜,又添一层厚重又明亮的暖金色;再尝一口冰淇淋,让甜美的滋味安抚到身体的每个角落。甜蜜如此,真是让人把心都融化在了诺托城里。

  Tips:

  诺托的长途汽车站在老城东端的Giardini Pubblici花园附近,到老城十分方便,这里的长途汽车前往锡拉库萨和卡塔尼亚等地,班次频繁。诺托也有火车站,不过离老城较远。

  Corso Vittorio Emanuele大街贯穿了诺托的老城,主要景点都在这条大街两边。

  Caffé Sicilia的地址是Corso Vittorio Emanuele 125号。

  Corrado Costanzo的地址是Via Silvio Spaventa 9号。


  拉古萨 站在高岗上

  新城在这个山头,老城在另一个山头。在新城和老城之间的徒步穿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却能让人领略拉古萨这座城无所不在的巴洛克风情。

拉古萨是奶酪的重要产地之一
拉古萨的老城

  沿着大马路开进拉古萨(Ragusa)镇子的时候,只觉得一路向下,坡陡到连前路都看不清。而两旁的小路又是密密麻麻,不到10米就是一个路口,每条路都只有一车宽却偏偏还是双行道,颇费了点周折才终于停到B&B的楼下。想到拉古萨有迷宫般山城的美誉,果然是名不虚传。

  B&B的名字是Bella Giulia,也就是“美女朱丽叶”。老板娘自己也叫朱丽叶,却粗壮朴实,二话不说就把我们的大箱子扛上了二楼。她的英文不好,只能蹦几个单词,却热情得很,在桌上铺开拉古萨的地图,指指我们脚下,在地图的左半标了个“Superiore”(上城),又在右半写了个“Ibla”(老城),还画了个眼睛。然后,她还在老城里圈出了个车站,写明20点,要是晚了呢?老板娘就做爬山状,还配上沉重的呼吸声。我们都笑着明白了。

  拉古萨是西西里东南部的“巴洛克八城”之一,这些小城里浓重的巴洛克风格,全仰赖于1693年的大地震—旧时的建筑全毁,重建时正赶上巴洛克风盛行,于是,华丽丽的小城就这样诞生了。但拉古萨仍有特别之处。它的上城,也即新城,是在地震之后完全新辟规划建造的,大路小路皆是棱角分明;但原本意图舍弃的老城,最终却还是不忍,在废墟上修修补补,逐渐也就焕然一新,那些弯弯绕的羊肠小道,也就这样保留了下来。新城和老城,各占据一边的山头,两两相望,曾经的灾难,成就了今天的美丽。

  新城很大气。主路宽阔,小路虽窄,为教堂让路却毫不吝啬。教堂的外立面上装饰着精细的科林斯柱和人物塑像,曲直有致,神采奕奕,而这不过是居民区里的一个普通小教堂。新城的主教堂Duomo di San Giovanni Battista就在主路一边,繁复精致尤甚,不对称的塔楼是整个建筑的点睛韵味,教堂前还有广阔的平台与台阶,既堂皇又包容。一个才学步会走的小女孩儿,跌跌撞撞地向平台上的鸽群冲去,把鸽子们呼啦啦惊起老高。

  但新城里的这些不过是个序幕,顺着蜿蜒的台阶下山,在房顶的掩映之后,老城仿佛一顶熠熠闪光的皇冠,吸引着,诱惑着,而当它终于完整地出现在视线里的时候,除了“哇”的惊呼,就再也没有别的形容。

  在青山和蓝天的背景之前,拉古萨的老城铺满了一整个山头,从山顶教堂的巴洛克穹顶,到山脚教堂的雕花立面,中间密密麻麻的,是已然被地中海阳光晒到斑驳的民居,错落层叠,拥挤而热闹。这样的风景其实已经和巴洛克的华丽无关,仿佛是不小心闯进了别人家的院子,看见了原本只在门后的风景和生活。对于这样的直白,很难不被打动。

  夜色降临,昏黄的灯光在小巷间悄悄点亮,像是浮起了一层暗香,盖过了在白天的阳光之下,有些显眼的岁月痕迹。那是老式的胶片电影上的用色,不丰富,不清晰,却有满溢的温暖和亲近。这样的风景有多久了呢?在这仿佛凝固的画面之前,寻不到答案。

  再度回到新城的时候,终于明白了B&B的老板娘夸张的喘气声—这两个山头,全要用脚丈量,真不是轻松的事情。然而一转身,看见老城山头上的那一盏盏路灯,像是一只只会意的眼睛,为了在山上山下,城里城外,终于看遍的拉古萨的美,所有的辛劳,都不值一提。这一刻的静谧里,有汽车疾驰在环城公路上,留下鲜红夺目的尾灯,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却终究消隐在了这一整片岁月无痕的背景之中。

  Tips

  拉古萨的火车和长途汽车站在新城中心以南约800米的地方,长途汽车连接诺托,莫迪卡,锡拉库萨,卡塔尼亚等城,火车连接诺托和锡拉库萨等。

  市内巴士连接了拉古萨新城内的Piazza del Popolo和老城内的Piazza Pola。如果要徒步往返于新城和老城,可以沿着新城内的salita commendatore步行路下山。眺望老城最美的平台,就在这条路上的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e Scale教堂前。

  B&B Bella Giulia在新城内,价格合理,主人热情,地址是Via Giovanni Verga 46,


  切法卢 渔歌两千年

  阳光和大海,从来便是切法卢这一个小小渔村的恩物,是它们的慷慨,成就了这里怡然自得的渔歌与生活。

海角西岸 一排错落的临海小屋
在渔村,当然要吃海鲜

  切法卢(Cefalù)在西西里岛的北岸,是第勒尼安海岸线上的一个小镇,离巴勒莫不到70公里的距离,却把属于大城市的拥挤和喧嚣,分明地隔绝了开来。切法卢的地形,占据了一个小小的海角,向海中伸去,又倚靠着背后的高山,在海与山的夹缝之间,这个小镇,凭着和海水的亲近,将悠悠的渔歌哼唱了2000多年。

  切法卢最美丽的容颜,是海角的西岸,有一整排错落的临海小屋。这些小屋的下半部分都很有趣,或是用砖石垫高,或是辟成船坞,是天长日久里同海水相处的门道。小屋的顶,是意大利惯有的红瓦,但墙色却都泛了白,因了地中海直白的阳光和咸湿的海风。这一整排房子挤挤挨挨的,有些甚至窄到只有一扇窗,你会想起电影里那些为着一点邻里八卦就会挤成一圈的小镇人,就发现这种局促的热闹原来也是一种西西里的味道。小屋身后的两个高高尖塔,是切法卢的主教堂—这个教堂里的马赛克基督像,比蒙勒阿勒大教堂更为古老;再往后,就是巨硕的大石头山(La Rocca),山上有古希腊人和诺曼人残存的遗迹,看护着切法卢已经几千年。

  切法卢的镇子藏着惊喜—曲折蜿蜒的小巷,石板路上泛着太阳的光芒,拱门之上是铸铁缠花的阳台,距离那么近,邻里之间只有一臂的距离。如果你觉得这一切风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熟悉,这就对了!《天堂电影院》的影片里,很多小镇风情的镜头,就是在切法卢拍摄的。这是真正被胶片凝固了的风景,这许多年过去,却也没有什么改变。

  在临海的小屋中,寻了一个海鲜饭店,尝一尝这里最新鲜的味道。前菜要了一份海鲜拼盘,虾仁章鱼沙丁牡蛎海胆以外,还有一种没见过的贝壳类,一半的壳已被劈去,另一半壳上是性感的柱状肉,而且它还在—动!我吃惊地向一边风度翩翩的白发帅哥侍者求助,他嘿嘿一笑说,对啊,这就是这里的特色啦,才新鲜打上来的,本地人可喜欢呢!我狐疑地把贝壳肉剔了下来,尝了一口,肉质紧实又有弹性,还有海水的鲜味,果然美味!

  冰柜里躺着各种鱼,点了一条做主菜,侍者又建议用“盐衣焗烤”来烹制。端上来的鱼,穿了厚厚一身的盐壳,侍者再把盐壳敲掉,把细白的鱼肉端到我们面前,果然又鲜嫩又入味。我们称赞了他的手艺,他倒腼腆地笑了。

  窗外正是夕阳西坠,浓艳的晚霞自远山背后涂满了整个天空,海水被映成了稠厚的缎色,墨蓝与金红交融。近处的房屋和远处的海浪,在这一刻神奇光线的照耀下,有了奇特的质感。美食与美景同在,妙不可言。阳光和大海,从来便是切法卢这一个小小渔村的恩物,是它们的慷慨,成就了这里怡然自得的渔歌与生活。

  Tips

  切法卢的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都在镇子的南端,离镇中心约800米的距离。长途汽车和火车均可连接切法卢和巴勒莫,火车班次更多,更方便。火车还能前往西西里北部海岸线的其他地区。

  西西里的镇西端,是一片数公里长的沙滩,沙滩和海水的质量都很好,在旺季会比较拥挤。沿沙滩一路有很多度假酒店可供选择。

  切法卢镇中有两条主路,离海很近的Via Vittorio Emanuele和略高处的Corso Ruggero,都有很多餐饮选择。镇后的La Rocca山也是可以登的,在山顶可俯瞰切法卢全景。

  文/图 _ 楼特思 / 小米

  相关阅读:

  意大利西西里:有种风格叫混搭

旅游预定
去旅游特价线路
相关资讯
免费通话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